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

日誌是對抗三分鐘熱度的最好手段

——從虎頭蛇尾到日積月累的自我修煉

我曾經立下理想:把某個培訓班的講義讀熟,再應用到實際工作中。但這個想法產生已久,真正讀完的篇幅卻屈指可數。時間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流失在看似輕鬆的小事裡:刷 YouTube、Bilibili、Twitter……

每當回頭望向當初的願望,總覺得進度寥寥。於是,我開始列出一份清單,把學習的章節標記下來,並在每次學習後記錄日期。這個微小的改變,卻奇妙地連接起了「這一次」與「下一次」的學習。它不只讓我清楚記得自己學到哪裡,還把學習過程具象化:頁數在前進,記錄在累積,心理上也彷彿獲得了某種小小的獎勵。

今天,我也把學習英語的進展記錄在 這裡: 寫下學了什麼、理解了什麼、下一步該做什麼。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,複習起來更方便。比起一層層點進 YouTube 的訂閱清單、省下幾個操作步驟,其實也等於降低了心理阻力。

去年我曾把一張每日習慣追蹤表貼在門口,每完成一件事就記下一天,這讓我堅持了好幾個月。那張紙撕掉後,習慣也就中斷了。最近我又撿回了「自然換氣法」的練習:每次走路時用手機或手錶記錄運動,這樣我會更自然地記得——今天,還要再來一次。


記錄,是連接理想與現實的橋樑。日誌,看似平凡,卻是對抗遺忘與懶散的鋼鐵長城。你願意從哪一件小事開始記錄起來?

沒有留言: